服务热线
137 1258 7121
薄膜隧道炉(又称薄膜烘干隧道炉或薄膜固化炉)是一种连续式加热设备,主要用于薄膜材料(如塑料薄膜、涂布薄膜、锂电池隔膜、包装材料等)的干燥、固化、退火或表面处理。其核心特点是连续传送+精准温控,适用于大规模生产。
1. 基本结构组成
薄膜隧道炉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部分构成:
组件 | 功能描述 |
进料端 | 薄膜卷材放卷,进入炉体前可能配有张力控制系统,确保薄膜平稳进入。 |
加热区 | 分为多个温区(如预热区、主加热区、冷却区),每个温区独立控温。 |
传送系统 | 采用耐高温网带、滚筒或气浮式传送,避免薄膜变形或划伤。 |
热风循环系统 | 通过风机和风道使热空气均匀吹拂薄膜表面,提高加热效率。 |
冷却区 | 采用风冷或水冷辊降温,防止薄膜因骤冷收缩变形。 |
出料端 | 薄膜收卷或进入下一道工序(如分切、检测)。 |
控制系统 | PLC+触摸屏,可调节温度、风速、传送速度,部分设备支持数据记录和远程监控。 |
2. 核心工作原理
(1)薄膜传送
薄膜从放卷装置进入炉体,通过滚筒/网带/气浮方式传送,确保张力稳定,避免褶皱或拉伸变形。
传送速度可调(通常0.5~10m/min),以适应不同材料的加热需求。
(2)分段加热
预热区(50~100℃):去除薄膜表面水分或溶剂,避免突然高温导致材料变形。
主加热区(100~300℃,视材料而定):
干燥型:蒸发涂层溶剂(如涂布薄膜、锂电池隔膜)。
固化型:UV/热固化(如光学膜、保护膜)。
退火型:消除内应力(如PET、PI高温薄膜)。
冷却区:逐步降温(风冷/水冷),防止薄膜收缩不均。
(3)热风循环方式
水平热风:气流平行于薄膜表面,适用于薄层干燥(如涂布膜)。
垂直热风:上下对流,加热更均匀(如厚膜或高精度要求)。
红外辅助(可选):部分高端设备采用红外加热+热风,提升能效。
3. 关键应用领域
行业 | 用途 |
锂电池 | 隔膜涂布干燥、极片烘烤(去除NMP溶剂)。 |
光学薄膜 | 防眩光(AG)、增亮膜(BEF)的UV固化或热固化。 |
包装材料 | 食品包装膜(PE/PP)的热处理、印刷后的干燥。 |
电子行业 | 柔性电路板(FPC)基材的退火、PI膜高温处理。 |
光伏行业 | 太阳能背板(PET)的涂层固化。 |
4. 与普通烘箱的区别
特性 | 薄膜隧道炉 | 普通烘箱 |
加热方式 | 连续传送,多温区精准控温 | 静态批次加热 |
适用材料 | 薄膜、卷材(柔性材料) | 块状、片状物料 |
生产效率 | 高(24小时连续运行) | 低(单批次处理) |
温控精度 | ±1℃(高端型号可达±0.5℃) | ±2~5℃ |
自动化程度 | 高(可集成在线检测、自动收卷) | 低(手动装卸) |
5. 选型注意事项
温度范围:根据薄膜材料选择(如PI膜需300℃以上,普通PE膜仅需80~120℃)。
传送方式:
网带式:适合较厚或耐划伤薄膜。
气浮式:适合超薄光学膜(避免接触损伤)。
气氛控制(可选):氮气保护(防氧化)、真空(如锂电池极片干燥)。
能效优化:余热回收系统可降低能耗。
总结
薄膜隧道炉通过连续传送+多温区精准加热,实现对薄膜材料的高效干燥、固化或退火,广泛应用于新能源、电子、包装等行业。其核心优势在于均匀加热、高产能和自动化控制,是薄膜加工行业的关键设备。